创造一种风险意识文化®

Creating a Culture of Risk Awareness®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趋势与风险解析

2025-09-26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趋势与风险解析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化转型就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组织架构及企业文化等方面,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全面改造升级重塑,用以实现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服务效率、竞争实力的整体提升。

 

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应当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转型趋势:大行引领,中小银行积极探索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关乎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创新改革重点。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给银行带来了降本增效和业务转型的良好契机,使得银行竞争力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对银行运营模式产生了正面影响,数字技术大幅提高了银行经营的效率。

 

从国内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来看,国有大行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型银行具备活跃的创新力,将新型技术应用到不同的智能化场景,推进了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而区域性的中小型银行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数字化路径,实现金融场景的布局,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国内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客服、智能风控、API开放平台和RPA自动化业务流程,各类型银行已全面驱动了相关应用建设。下表列出了近年来国内典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实例,包括大型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呈现了不同类型银行的数字化创新实践。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趋势与风险解析

 

数字化转型与银行风险:倒U型关系

 

数字化转型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效率和创新的同时,也会对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对此早有关注。央行在2021年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必须同时加强金融科技审慎监管,强化对金融创新行为的管理。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以合理的监管进行约束管理,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范围内推动金融科技进步和数字化创新。

 

那么,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如何?银行数字化转型又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蒋海等(2023)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可促进银行降本增效,进而抑制其风险承担水平,且对于小规模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孙中会等(2024)研究表明,外部监管强度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吴文洋等(2024)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弱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负面外部冲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

 

周颖刚等(2024)的研究通过使用更加全面的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所具备的风险收益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对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水平与系统性风险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孔令开等(2025)的研究通过选取2015年到2022年中国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能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果。

 

借鉴上述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初期风险上升,成熟期风险下降,有助于长期金融稳定和安全。

 

在初期阶段,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系统调试等工作,同时要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此时银行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这一阶段,技术升级与业务创新难以立即转化为风险管理的效益,反而可能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增加风险敞口,使得短期内转型风险大于转型效益。

 

而在成熟期阶段,银行逐渐进入“转型红利期”,这一阶段,数字化转型直接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优化:

 

风险识别方面,银行运用数字化技术突破传统风险识别的信息边界,通过整合内外部海量数据,银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风险状况,构建更准确的风险画像,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实现更早、更准的风险捕捉和预警。

 

风险监测方面,数字化转型使得银行能够更频繁地更新风险数据,反映市场和客户的动态变化,这有助于银行及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缓释方面,当银行面临业务风险时,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银行的风险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和效果,数字技术驱动的风险应急缓释方案的革新,直接削弱了单一银行风险事件向系统扩散的可能性。

 

此外,随着银行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资源,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大幅提升,因而可有效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进一步的想法

 

国内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国有大型银行依托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积极打造业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管理流程数字化和企业文化转型,从而不断提升战略执行力。相比之下,中小银行则通过明确数字化战略定位,充分利用本地化数据资源,开发定制化的风险管理模型,并重点聚焦小微普惠金融领域。

 

然而,从整体来看,银行业仍面临着若干挑战,包括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智能化应用的持续深化以及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中,人才问题尤为突出。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亟需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业务、还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一类高端专业人才目前仍然较为稀缺。

 

未来,随着智能风控的深入发展,那些既了解风险管理实践,又懂金融科技应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将成为行业的稀缺资源。

 

 

没有什么万能公式。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思考和提问。


为保护广大考生的利益,请计划报考金融风险与监管证书(FRR)的考生或银行机构联系FRR证书项目官方授权推广机构咨询报名(在非官方授权机构报名,将无法获得专业培训和人社部注册的证书),授权机构名录详见FRR全国运营中心官网:www.frr.net.cn 和本公众号“授权合作-授权机构名录”或致电4006186078 查询。 

欢迎计划申请FRR授权的有识之士致电垂询,

合作共赢!

 

GARP官方授权

FRR证书项目全国运营中心
授权合作电话:400-618-6078
投诉监督电话:010-88192262
EMAIL:frr@frr.net.cn
办公地址:中铁创业大厦A座1010室
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路28号院
图片
 
来源: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本文已备注内容来源,所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文图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